广西农业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“定海神针”-广西新
种子是农业的芯片。广西持续实施优质种业提升工程,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区共通过省级审定水稻品种655个,位居全国第一。
下一页 第 [1]
[2]
[3]
页
广西新闻网-广西日报记者 陈 静
广西作为农业大区,始终以坚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己任,一丝不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,加快实施国家优质粮食工程,端牢自己的“饭碗”。
本固邦宁看今朝
克服非洲猪瘟的不利影响,2020年末广西生猪存栏1828.3万头,比上年末增长14.3%;生猪产能恢复到2017年末的80%。渔业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迈进,水产品产量343.96万吨,比上年增长1.1%,养殖产量呈持续增长态势。蔬菜(含食用菌)产量3830.77万吨,实现产量十连增,广西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、西菜东运基地和全国最大秋冬菜基地。全区园林水果快速增长,产量2461.11万吨,其中柑橘类水果产量1382.09万吨……
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,广西农业更是乘风破浪,成绩喜人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广西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4.76%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速9.36%,分别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.38和0,人民娱评:信心,在看到“龙标”的欢呼中激荡-广西新.94个百分点;2020年,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3555.82亿元,比上年增长5.0%,对全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16%,第一产业增加值由全国第10位上升至第9位。
原标题:
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80多岁高龄的曾奶奶,至今保持着一个习惯??每顿饭都把饭粒吃得干干净净。有一次,小孙女不慎把一些米饭洒在地上,老人把米饭捡起来,洗了洗都吃了。“你们这些年轻人没有经历过困难时期,不知道大米的珍贵。饥荒时,这些米饭可以救人一命。”
尽管社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困难时期的记忆仍牢牢地烙在不少人的记忆深处。
保供应
耕地是农业的命脉。我区坚持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,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,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,2020年耕地保有量438.75万公顷,比国家确定的保有量多2.35万公顷,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。
广西农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“定海神针”
农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,广西农业筚路蓝缕,披荆斩棘,保供给、强产业、攻脱贫、促振兴,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,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,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,现代特色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。农业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“定海神针”,为加快建设壮美广西、共圆复兴梦想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。
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。”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,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。”
端牢手中的饭碗
粮食产能保持稳定,“菜篮子”“果盘子”“糖罐子”亦品种丰富,供应充足,与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相呼相应。
2020年,全区粮食播种面积4209万亩,亩产325.5公斤,保洁阿姨在柳州弯塘路柜员机捡到个袋子 一看惊呆了-广,总产量1370万吨,分别比上年增长2.2%、0.7%和2.9%,实现面积、单产、总产三增长。2016?2020年,全区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00万吨以上,实现谷物基本自给、口粮绝对安全。
下一篇:没有了